游絲連同擺輪的穩(wěn)定振蕩,獨立負責準確的運轉和手表的精確性。Moser的研發(fā)工程師對其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利用Institut Straumann AG的專有技術,對富于傳奇色彩的Nivarox材料的原有配方和技術進行了審核。名譽博士Reinhard Straumann教授-也就是我們如今的董事會成員Thomas Straumann名譽博士的祖父-在1931年開發(fā)了一種防斷裂,自動補償,無腐蝕和抗磁合金,由七種元素組成,并為該發(fā)明申請了專利。
該專利描述了首個具體的配方,有著所需的特性,并在手表中作為擺輪游絲材料得到了應用。它至今仍在使用,形式略有變化,幾乎應用于所有帶有機械振蕩系統(tǒng)的高質量批量生產的機芯中。多年來,Straumann為了保證質量而監(jiān)督該材料的生產。得益于此,盡管產量很小,H.Moser也有自己完整的生產線,從合金的熔融到擒縱系統(tǒng)的成品生產。
H.Moser所有的擒縱組件都配備了獨家的Straumann?游絲。為了紀念它們的發(fā)明者,Straumann Spirale的品牌名稱如今也受到了國際知識產權保護。
所有最高檔的材料在熔爐中裝料精確合成以及將一個直徑約20厘米,重80公斤的粗錠加工成直徑僅0.075毫米的金屬絲-比人的發(fā)絲還細-需要幾代人積累的專門技術以及最好的工具。不過,只有金屬絲最終的均勻性以及將圓金屬絲超精細地軋制成扁金屬帶才能提供成為擺輪游絲所需的條件,使其具有足夠的精確性,可用于精密計時器,能自動補償和抗磁。因此,用于straumann?游絲的金屬絲軋扁達到驚人的萬分之一毫米的精度。
然后,這四種具有不可思議薄度的金屬帶再通過精巧的手藝導入到一個工具中,纏繞成一個彈簧組件,接下來在高真空爐中處理,重新分離并加工成最終的游絲。
然后,H.Moser的游絲調教人員將內端鉚接上擺輪,用手彎曲Brequet游絲末圈至無與倫比的精度,將外端固定,這樣一來,生產不穩(wěn)定游絲所需幾百道工具中的一部分便就此完成了。
(注: 亨利慕時生產的斯特拉曼游絲(Straumann Hairspring?)采用特殊合金材料制成,以確保最高的精度和準確性。即使溫度發(fā)生變化,這種游絲的重心也不會偏離發(fā)條軸的中心。而斯特拉曼雙游絲(Straumann Double Hairspring?)十分珍罕又實用,它能最大程度地減少重力造成的誤差,無論腕表處于什么位置,都能保證計時的一致性。腕表行家們認可自主游絲的價值以及我們能夠自給自足這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