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忽然想到了當下風靡的一件事情——整形,相信每一位整形醫(yī)生都會遇到這樣的顧客,就是拿著某某明星的照片然后要求醫(yī)生把自己的眼睛做的和誰誰誰一樣,自己的鼻子和誰誰誰一樣,下巴等等。此處我并沒有鄙視大韓民族的意思,只是審美標準的統(tǒng)一化也造就了整形流水產品的批量生產,這就是韓國藝人為什么總會給你撞臉的感覺。
既然說到了整形,幾乎每一個男人都夢想過如果我的女朋友能擁有超模的身材,冰冰的下吧,舒淇的嘴唇和AB的雙眼,但是經過鑒定將這些美女們最令人滿意的地方拼湊在一起其實效果遠沒有我們臆想中的那么美好。那么如果換一個方向,作為一只腕表,想成為十全十美的代名詞,它應該集合哪些必不可少的特質呢,而將這些特質都匯聚之后效果又是什么樣的呢?

首先我們從外觀開始說起,看所謂的戴表是用來看時間的,所以說腕表最原始的用處還是用來看的,這就以為著它要看的順眼,也就是我們業(yè)界所說的美觀,與此同時在材質上還要經久耐用,就這幾個特點來看我覺得勞力士就是首選。
蠔式表殼是勞力士的經典,蠔式表殼的來源要從1925年10月30日說起,當時在拉紹德封,德國工匠Paul Penegaux和Georges Peret發(fā)明了一項表冠專利(專利代號:114948),這是一種防止?jié)駳膺M入表殼的表冠密封技術,利用彈簧和螺管第一次實質性地防止水汽從表冠處進入 表殼。
蠔式表殼是由四部分結構組成,外框是八邊形的,里面套著一個筒形的螺絲旋筒,上圈和后蓋都是通過旋轉鎖緊的方式和這個螺絲旋筒想鏈接,然后旋死在八角形的 外框上,上框和后蓋內各有兩個軟金屬制造的密封圈以增加密閉性,表冠則是通過另一個和外殼相連接的小螺絲筒進行鎖定和連接的,兩個表耳則是焊接上的金屬 絲,用來安裝金屬表帶。在我心中蠔式表殼就是完美,安全,經典的最好代名詞。
說完了表殼咱們就該來說一說表盤,個人認為盤面就像是一個人的臉一樣,有多少人能夠一眼就能看到你的內涵,大部分都是外貌協(xié)會排排站,所以臉面要的就是漂亮,就是拉風,在此我要選的是宇舶的盤面。

以超凡時代感設計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的宇舶表在炫酷這方面可以說是無人能敵,就拿這只表來說, 鏤空腕表將視覺欣賞從直觀的二維平面延伸到了立體的三維空間,不僅僅是腕表平面藝術的體現(xiàn),更是將腕表最核心的機芯運作時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精彩過程,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鏤空——讓人不禁深深感嘆腕表藝術的鐫刻之美。
緞面拉絲拋光打磨的黑色陶瓷表殼搭載一枚全鏤空陀飛輪機芯,兼具優(yōu)雅與現(xiàn)代設計格調。機芯提供長達5天的動力儲存,完全由宇舶工廠自主研發(fā)制造。為了在細節(jié)上與亮紅色陶瓷遙相呼應,設計師用紅色陽極氧化鋁在藍寶石鏡面上沿陀飛輪勾勒出一枚小小圓環(huán)以凸顯陀飛輪之美。
說到表針這應該就是中國人所說的畫龍點睛之筆吧,雖然在盤面上它再亮眼也搶不走表盤的風采,但是少了它的陪襯卻又失去了鐘表最本身的含義。

我最欣賞的是江詩丹頓的指針,江詩丹頓作為瑞士屈指可數(shù)的擁有250年以上歷史的頂級的鐘表品牌。兩個多世紀以來,一直都在恪守著日內瓦這個瑞士表都所賦予它最古老也是最正宗的制表傳統(tǒng),所以無論是兩百年前的江詩丹頓,還是當今這個經過不斷技術革新的江詩丹頓,雖然在近幾年的新品上確實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但是經典依舊是不可逾越的。
無論從工藝還是技術,它都可以被列為瑞士頂級的鐘表品牌,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它的表針,可能很多人在看腕表的時候不會太在意指針這樣小小的細節(jié),但是我個人還是注意到了這一點,并且非常偏愛江詩丹頓的太子妃指針。
所謂的太子妃指針之所以有這樣的名字還是緣起于一個典故,太子妃指針,法語名為“DAUPHINE”,這個詞本是海豚的意思,因為當年法國王子的徽章中有海豚圖案,所以法國王子也 稱DAUPHIN。中文翻譯的時候,入鄉(xiāng)隨俗,將西方國家“王子”的稱謂改成了中國古代的太子,又由于“DAUPHINE”的后半部分“-PHINE”發(fā) 音與“妃”字相似,因此得名。在裝飾藝術潮流開啟了手表設計新思路以后、機械手表發(fā)展最重要的五十年里,太子妃指針的采用達到了鼎盛,因為它更醒目,針尖 指向刻度更精確,當然也可以填充夜光,只是夜光面積稍小。
江詩丹頓在太子妃指針的運用上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很多系列中都會出現(xiàn)它的身影,精細的打磨,菱角分明的邊緣拿捏都成就了細節(jié)處的完美。